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

發布時間:2022-11-03      文章分類:行業動態      瀏覽量:1086      文章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近日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國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瘧?,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多技術融合、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系統化創新體系基本形成,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制定虛擬現實標準體系,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虛擬現實制作實驗區、虛擬現實賦能舞臺藝術數字化制作實驗區。


產業生態持續完善。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融合應用成效凸顯。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開展10類虛擬視聽制作應用示范,打造10個“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形成至少20個特色應用場景、100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關于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電子〔2022〕14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教育、文化和旅游、廣播電視、體育主管部門:        現將《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2022年10月28日

 

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2022—2026年)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關部署,提升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激發產業服務體系創新活力,加快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構建完善虛擬現實產業創新發展生態,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順應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虛擬現實核心軟硬件突破提升產業鏈韌性,以虛擬現實行業應用融合創新構建生態發展新局面,以虛擬現實新業態推動文化經濟新消費,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文化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發展目標

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瘧?,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多技術融合、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系統化創新體系基本形成,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制定虛擬現實標準體系,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虛擬現實制作實驗區、虛擬現實賦能舞臺藝術數字化制作實驗區。

產業生態持續完善。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融合應用成效凸顯。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開展10類虛擬視聽制作應用示范,打造10個“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形成至少20個特色應用場景、100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

圍繞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關鍵細分領域,做優“虛擬現實+”內生能力,強化虛擬現實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疊加“虛擬現實+”賦能能力。推進云、網、邊、端協同能力體系建設。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面向特定場景、具備商用潛力的應用技術研發。

專欄1 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工程

近眼顯示技術。重點推動Fast-LCD、硅基OLED、Micro LED等微顯示技術升級,發展高性能自由曲面、BirdBath光學模組、陣列與衍射光波導等器件,開展輻輳調節沖突緩解、光場顯示等前瞻領域研發,加快近眼顯示向高分辨率、大視場角、輕薄小型化方向發展。

渲染處理技術。重點推進渲染優化技術,研發混合云渲染、基于眼球追蹤的注視點渲染、人工智能渲染等新興技術,推動虛擬現實渲染處理向軟硬耦合、質量效率兼顧的精細化方向發展。

感知交互技術。重點推動由內向外追蹤定位技術研究,發展手勢追蹤、眼動追蹤、表情追蹤、全身動捕、沉浸聲場、高精度環境理解與三維重建技術,加強肌電傳感、氣味模擬、虛擬移動、觸覺反饋、腦機接口等多通道交互技術研究,促進感知交互向自然化、情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網絡傳輸技術。推動5G、千兆寬帶等對虛擬現實的適配,構建全場景實時寬帶通信能力。發展頭顯終端與個人電腦、手機等計算設備間的近場超寬帶傳輸技術,探索面向虛擬現實業務的云網邊端算力協同架構,加快研究端到端、精細化、差異化網絡傳輸運維與體驗質量評估體系。

內容生產技術。突破多模態數據采集生成技術,重點發展幾何、物理、生理、行為等高度擬真的三維建模技術。推進8K分辨率及以上、高動態范圍、寬色域、高幀率全景拍攝、高性能拼接縫合、多相機同步、虛擬現實視頻與平面視頻混合制作等關鍵技術研發。發展頭部追蹤和聲場旋轉技術,提升虛擬現實節目的聲音體驗。突破六自由度攝制、沉浸式音頻、全息視頻采集制作、渲染引擎、虛擬化身以及基于位置服務的三維數字空間體驗等強交互內容生產技術。

壓縮編碼技術。重點推動基于視角的超高分辨率(8K及以上)虛擬現實視頻編解碼技術。突破六自由度虛擬現實視頻、球體視頻、全息視頻、沉浸式音頻、多模態數據等壓縮編碼技術。研究自適應網絡傳輸等關鍵技術,推動虛擬現實編解碼向網絡智能協同方向發展。

安全可信技術。重點推動安全可信的虛擬現實產品和服務在各場景中應用,突破基于可信計算主動免疫雙體系并行動態度量檢驗技術,加快可信計算在虛擬現實網絡應用協議與接入機制的應用研究與推廣。 


(二)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  

全面提升虛擬現實關鍵器件、終端外設、業務運營平臺、內容生產工具、專用信息基礎設施的產業化供給能力。研發高性能虛擬現實專用處理芯片、近眼顯示等關鍵器件,促進一體式、分體式等多樣化終端產品發展,提升終端產品的舒適度、易用性與安全性。加大對內容生產工具開發的投入力度,提高優質內容供給水平。

專欄2 全產業鏈條供給提升工程

關鍵器件。著力突破高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